-
2021-06-24小豬缺鐵,你知道嗎?
-
2021-03-06豬瘟的主要癥狀
-
2020-11-24什么樣的豬飼料是好飼料?
行業動態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豬瘟豬瘟俗稱“爛腸瘟”,美國稱豬霍亂,英國稱豬熱病,是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的傳染病。其特征為高熱稽留和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廣泛出血、梗塞和壞死等病變。
豬瘟病毒對寒冷抵抗力較強,病毒在凍肉中可存活數月,但不耐熱。一般常用消毒藥,對本病毒均有良好的殺滅作用。病初便秘,糞便常帶有脫落腸鼓膜和血絲,繼后不久呈現腹瀉,糞便呈灰黃色、惡臭。公豬陰鞘積尿,用手擠壓后,流出渾濁灰白色惡臭液體。哺乳仔豬發病較少,主要表現神經癥狀,如磨牙、痙攣、轉圈運動、角弓反張或倒地抽搐等,死亡率頗高。
慢性型:主要由急性型發展而來,常見于老疫區或流行后期的病豬。豬主要表現消瘦、貧血、全身衰弱、步態緩慢無力,體溫不穩定,可在40~41度之間反復。常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,腹瀉時有的可見糞便中帶有黏液和血液。體表淋巴結腫大。
溫和型:病情發展緩慢,體溫在40度左右,呈稽留熱,腹下皮膚有瘀血和壞死,有時見耳朵、尾干發干,糞便時干時稀,食欲尚有,但食量減少,病程可達1~2個月,病豬瘦弱。大豬大多能耐過,但生長發育差,仔豬死亡率較高。
診斷] ①流行特點:體病只感染豬,流行無季節性,任何品種、類型、年齡的豬均易感。②癥狀:潛伏期2~21天,平均5~7天。臨床上可分幾種類型。最急性型:多流行于初期,尤在新流行區多見。表現突然發病,高熱稽留,精神沉郁,眼結膜充血,頸、腹部及四肢內側的皮膚發鉗和出血。有的呈現抽搐和痙攣,病程一般不超過3天,病死率可高達100%。
急性型:最為常見。體溫可升高到41度,稽留熱。病豬表現寒顫、困倦、行動緩慢、共濟失調、拱背、頭尾下垂、廢食,常伏臥一隅或鉆入墊草內嗜睡。病早期有眼結膜炎,眼角聚有膿性分泌物,將眼險粘連。在鼻盤、嘴唇、下頒、四肢、腹下及外陰等處皮膚可見到紫紅色斑點。
- 上一個:小豬缺鐵,你知道嗎?
- 下一個:什么樣的豬飼料是好飼料?